蓝天白云,梵音阵阵,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坐落着一间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本期《云览黄南》与您一同走进隆务寺,看灰瓦红砖诉说岁月的辉煌……
隆务寺,藏语全称“隆务德钦琼科尔林”,意为“隆务大乐法轮洲”,创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创建者是三旦仁钦。全寺占地面积380亩。内设有显宗、密宗和时轮三大学院。是青海较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 也是青南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隆务寺是一座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的辉煌殿堂,热贡艺术发源于此。也是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11月20日,隆务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这里已建有藏传佛教萨迦派小寺,至1426年前后,当地名僧三木旦仁钦与其胞弟罗哲森格,维修并扩建了该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格鲁派已在青海地区很有影响,隆务寺遂改宗格鲁派。在明王朝的扶持下,由该寺僧人与当地群众建成大经堂。明天启五年(1625)熹宗帝题“西域胜境”匾额,悬于新建大经堂门首。1607年,夏日仓噶丹嘉措诞生于隆务家族,被认定为三木旦仁钦的转世,从而形成了夏日仓活佛系统。1630年,噶丹嘉措开始主持隆务寺,并道建显宗经院。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一世夏日仓被乾隆皇帝封为“隆务呼图克图宏修妙悟国师”,成为隆务寺寺主和隆务寺所属十二族政教首领,历辈转世,直到全国解放前,在同仁地区行使政教合一统治。
来源:黄南州文化旅游协会、同仁融媒、源滨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