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与存在
——青铜纹饰的动物形象专题展
展览概述
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张家川县委宣传部、张家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天水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庄浪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麦积区博物馆、张家川县博物馆联合承办的“神秘与存在——青铜纹饰的动物形象”展览,展出文物50余件,展览分为狰狞之美、神秘之美、威仪之美、和谐之美四大部分,以文物与图版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示青铜器动物类纹饰饕餮、龙、蛇、虎、犀、象、鹿等形象,让人们在欣赏青铜艺术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文物焕发新光彩。
第三单元:威仪之美
|虎|
虎是百兽之王,古人对虎的形象是既畏惧又崇敬,所以虎常常作为权威。《风俗通义·祀典》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秦汉时期,白虎又升级成为四方灵兽之一,居西方,属金,主杀伐、兵戈,当时王朝调动兵马的虎符即是虎的形象。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虎的形象常以运动的形态出现,分写实和抽象两类。
|鹿|
《诗经·小雅·鹿鸣》讲:“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鹿在我们的古代文化中历来是祥瑞的象征,也是贵族狩猎的主要对象。青铜器上的鹿纹和虎纹一样,都有抽象和写实两种变化,但是鹿的变化种类更多一些,除纹饰外,鹿作为青铜器的造型也更富有变化。
第四单元:和谐之美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既统一,又复杂多变的。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形式。青铜时代的图案纹样主要是以单独纹样为主。这种单独纹样是以变形奇特且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没有)怪兽纹和自然界动物纹为主。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形式。兽面的正面对称表现可以更强烈地衬托出青铜祭器的肃穆威严的氛围,再者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一般来说,主纹多为三层,以雷纹衬地,主纹高浮于地纹之上,在它的上面又饰以相应的阴纹,次要的辅助花纹多与地纹平,增加了器物的层次感。这些纹饰种类繁多,但布局有主有次,和谐统一。使构图画面丰满而不琐碎,生动和谐,繁缛rù瑰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纹饰丰富多彩并与器物完美结合,显示了处于鼎盛阶段的时代特征。
兽钮三牛盖铜鼎 宋代
高39cm,口径32.8cm
张家川县博物馆藏
来源: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