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   2016-11-29 收藏 0 12

炮台遗址博物馆入口处

大沽口“威”字炮台

大沽口炮台位于滨海新区海河入海处。大沽口自明朝开始驻兵设防,清朝嘉庆年间建砖木炮台两座,分称“南炮台”、“北炮台”。咸丰八年(1858)僧格林沁奉命主持大沽口防务,南岸建成三座大炮台,北岸建成两座大炮台,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在北岸另增建石头缝炮台1座,炮台数达到6座。自此,大沽口炮台形成完整的海口防御体系。1901年,庚子事变后,根据《辛丑条约》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天津临时政府拆毁,现存遗址即是拆除后的遗存。大沽口炮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是清朝北方海防设施的代表性遗存。
遗址大体由北岸炮台遗址区、旧海河口及海河故道、南岸炮台遗址区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地表自南向北分布着修复后的威字炮台及镇字、海字炮台遗存。另有北岸炮台遗址一处。其他遗迹埋藏在地下。
1988年,遗址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