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人物志
古语说,人杰地灵。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因地灵而人杰。
滨海新区生态城所在的百里盐碱滩,正是因地灵而人杰。现当代,从这片盐碱滩走出去的艺术家、学者格外地多。他们中,有享誉全国甚至国际的画家、书法家,有著名的戏曲家、歌唱家、表演艺术家,也有著名的学者专家,可谓群星璀璨,光耀故土。
中国小儿外科创立人张金哲
张金哲(1920-2022),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小儿外科创立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医学泰斗,直至他逝世前,仍以羸弱的百岁之躯,活跃在小儿外科的诊疗领域。
1938年,张金哲高中毕业照
1920年9月25日,张金哲降生在寨上尚慎堂张氏家族。其祖上三代从事海盐制造业,并在芦汉两地开办桐裕成洋广杂货、桐德合粮油、桐益顺木作等商号,天津、北京也有金店和钱庄产业。在这个殷实富足、知书达礼的家庭,张金哲得到扎实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有所宗,行有所范,深为家长和邻里的喜爱。幼年时的张金哲,常去木作铺玩耍,渐渐学会了木匠活和一些钳工、电工技术。仁厚的涵养、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灵巧的双手,为张金哲后来踏上从医之路、成为中国小儿外科创立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张金哲自天津耀华中学读完高中。当时很多高等院校都有日本师资的背景,面对破碎的祖国山河,他发誓不与日本人为伍,遂辗转求学于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北平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于1945年在上海医学院完成学业。
天津耀华中学同学录中的张金哲
新中国成立前,张金哲相继在北平中央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外科医师工作,期间还在天津中央医院学习了三个月麻醉技术。那时我国还没有小儿外科。一次,耀华中学一位教过他的物理老师送来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了白喉,因憋气而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手术。可资质尚浅的张金哲和他的上级医师都无法治疗,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停止了呼吸。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张金哲立誓要为中国小儿外科做披荆斩棘的开创性工作。1949年3月,张金哲的次女出生三天后发生皮下坏疽,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在当时是可怕的100%。他力排众议,果断采取手术引流方式,以女儿的生命来实验他所预想的治疗方式,结果获得成功。通过在临床上应用推广,使婴儿皮下坏疽的死亡率迅速降至5%。
1950年8月1日,在胡传揆、诸福堂等儿科专家的支持下,张金哲在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创中国小儿外科,从此致力于小儿外科急症的研究和诊疗。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金哲于1951年、1952年两次以手术队队长的身份入朝参战,两次立下大功。1955年,他调任新建的北京儿童医院,筹备各种专业齐全、更加完善的小儿外科中心。在抓好管理的同时,他潜心医疗科研,积极探索小儿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的分型诊疗手段,制定出肠套叠、蛔虫合并症的非手术疗法,创下了国内90例绞窄性肠梗阻无死亡的纪录。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专攻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设计了巨结肠根治术环钳吻合法、直肠纤维外膜松解尾路肛门成型手术、胆肠吻合防返流矩形瓣手术等,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并被频繁引用,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20年,张金哲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手术质量,张金哲在手术器械的运用上开动脑筋。他将各种五金工具搬进家里,对原有的手术器械进行加工改造,同时着眼实用性,研创开掘新器械。很多寻常之物,经他“点化”,变身为神器。张金哲亲手制作和发明了50多种手术器械,都曾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一些至今还在沿用,并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如医治儿童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所需的张氏环钳,其雏形竟是用于锁抽屉或门的扣吊,把两个扣吊挖空,再加上旋转螺钉。手术室都需要配备心电监护仪,在经济困难时期,医院拿不出多余的外汇来采购先进仪器,于是张金哲便决定自己攒一台,几经挫折和失败,终于让他研制成功了。张金哲还发明过一个类似顶针,并配有指甲盖的手指套,医生戴上它便可以利用手指探查小患者肚子里的肿瘤,解决了手术时因戴着手套导致的一些不便操作。许多发明就是这样从张金哲的居所飞向医院,他的家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作“张金哲的小作坊”。很多人建议张金哲为自己的发明去申请国家专利,既得名,又有实惠。对此,他的态度是“版权没有,欢迎翻版”的淡然。张金哲正是靠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和知行合一的风范,为中国小儿外科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张金哲从医70余年来,治愈了一个又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患儿,培养出一位又一位优秀正直的医生。他教育自己的学生要跟病人交朋友,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爱孩子的大夫,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最便宜的药治好患者,才是好大夫;医生再忙,也要抽时间耐心跟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能用三分钟把病情讲明白才是真功夫。他提出“说话要降低20分贝”,为化解可能产生的医患冲突提供了一种态度。他从未收过病人一个红包,甚至还带动同事,一起利用发表论文和研究得来的奖金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资助那些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无法得到治疗的儿童。
2000年,张金哲获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丹尼斯·布朗金奖
2000年,张金哲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的世界上公认的小儿外科最高奖——丹尼斯·布朗金质奖章。在颁奖词中,他被誉为“中国的小儿外科之父”。这个奖项自1967年开始,在全世界每年选拔一人,亚洲共有三人获奖,分别是印度小儿外科创始人甘地、日本发明胆道闭锁手术的葛西、中国的张金哲。
对于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扬,张金哲总是低调地说,自己只是我国小儿外科创始人之一,并且戏称所有荣誉的获得,只是因为自己活的时间最长。回首往事,名利于他如浮云,他之所求,不过十六个字: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邻宽容。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