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
小年,是除夕春节到来前的一个重要节日,也被称为“交年节”、“祭灶节”、“灶王节” 等。可以说,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小年前后,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打扫庭院、清除积垢,准备清清爽爽、干干净净过个好年。人们忙着为新春做准备,表达着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有一句流传很久的俗语:“官三民四船五”,说的是在古代过小年的时间,官宦之家腊月二十三,寻常百姓腊月二十四,水上船家腊月二十五。现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地区被称作“小年”的日子也有所差别,时间范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但更多地区还是以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这两天开始正式进入过年节奏。
过“小年”日期的不同可能与古代不同朝代实行的历法、习俗的地区性差异等很多因素有关。但是无论是在哪天过小年,都表现了人们对过年的重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和腊月二十四是我国普遍过“小年”的时间,有说法称,传统意义上的“小年” 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多半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
代表区域:江浙沪地区
与大年夜相对应,江浙沪等地区把除夕前一天的夜晚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
代表区域: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而他们的“大年”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代表区域:江苏、南京
在民间,据说是为了纪念建文帝朱允炆,在江苏南京元宵节成了“小年”。除了南京,在全国其他地方,将元宵节当作“小年”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不同地区赋予了“小年”不同的时间和概念,因此产生了许多流传已久的小年习俗。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它负责管理各家灶火,被当作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民间流传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帝赏罚的说法。小年这天,家家户户恭敬祭灶,摆好供品、奉上灶糖、饴糖、麻糖等吃食,好让灶王爷顺顺利利地回到天上,并且汇报工作时多说好话,讨来年的吉祥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祭灶的仪式可能逐渐被我们淡忘,但是香甜可口的糖瓜、硬脆粘牙的关东糖仍保留着地道的 “年味儿”,口中的酥香流传了下来。
《灶君神位》纸马 清代版 国家图书馆藏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来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无论是一家人一起,还是独自在外都要吃一碗热乎乎的饺子。送灶时,人们极为重视,还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清水、料豆、秣草,这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 “辞灶” ,寄托着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阖家平安,吉祥如意。
腊月二十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方的人们会蒸花馍,特别要制作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在晋东南地区,还流行吃炒玉米,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 一锅倒” 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在鲁西地区,民间有“ 二十三、粘糕粘” 的说法。粘糕用黄米、红枣等原料制成,香甜劲道、入口绵软,有“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以前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的习俗,祭灶往往是男性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另外,大年三十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开始祭拜祖宗。
“灶王爷” 其实就是“灶神”,“灶王爷”并不是刚开始就被称作“爷”。“灶神” 在民间信仰体系中位置比较重要,体现出世俗对神圣演绎的结果,具有实用、实惠的特点。民间信仰中的神并不只是高高在上的,人们希望用香火供品换取可以感受得到的福气和摸得到的实惠,求吉禳灾是最朴实的愿望。
“灶神” 的来历说法很丰富,一般有“火神说”、“黄帝说”、“图腾说”、“昆虫说”。“火神说”是说把火神信奉为“灶神”,“火神”一般指的是祝融。“黄帝说”,是因为黄帝是人类饮食生活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所以黄帝成为了“灶神”。“图腾说” 主要有以“蛙”为灶王爷形象,这是因为“蛙”在水畔而生,炊饮之事有引发火灾风险需要有水来镇,而 “昆虫说” 是说灶神形象类似于蟑螂。
后来,“灶神” 逐渐为官方重视:先秦时期“灶神”成为了“七祀”(司命、中霤(liù)、国门、国行、泰历、户、灶)之一(也有说“五祀”),《史记·封禅书》中说方士李少君向汉武帝进 “ 祠灶、谷道、却老之方”,其中“祠灶”指的是祭灶神,“谷道”即“辟谷”,“却老之方”就是长生不老之术。“ 祀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而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 说的是祭灶可与鬼神相通,通过鬼神之力将丹砂变为黄金,用黄金制成饮食器物便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当祭灶与生命开始相连之后,灶神的形象渐渐人格化,通过官方的祭祀和宣传,“灶神” 也进入百姓家中,形象开始更为贴合家庭构成,比如夫妇,有“灶王奶奶”和“灶王爷爷”之说,甚至配有辅神,从单一转向集体形象。
由于道教盛行,“灶神”的社会功能逐渐丰富,与 “司命” 的职能有了融合,从小神成为了“ 灶王司命 ”。因为人的生死安康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灶神掌管饮食,即是掌管生死祸福,一跃成为了“一家之主”,随时录人功过,并在“小年”这一天奏报给玉皇大帝。正如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的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剪窗花是小年最盛行的民俗活动。窗花的表现题材极为广泛,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贴上窗花,为家中增添不少喜庆气氛,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窗花是一抹特别的红,经古老又灵巧的技艺,成为冬日中的明媚之色。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因此备受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擦洗桌椅、粉刷墙壁,把屋子里的角角落落都清理干净,用清新的环境和喜悦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尘”与“陈”谐音,故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之意,也有除“陈”布新的情感愿望。
虽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农历意义上的“年”),均为扫尘时间。中国一些地方,从小年起至除夕止,把这段时间都叫作“扫尘日”,也叫“迎春日”。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此外,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因此直至年底(农历意义上的“年”),举行婚礼的人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的说法。
《小年》
明·林光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
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
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
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
何似原头乐社神?
《祭灶》
宋·佚名
时届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
男儿酌献女儿避。
《岁晚书事十首其一》
宋·刘克庄
门冷如冰尽不妨,
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
深夜潜烧祭灶香。
《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范梈
腊日才过又小年,
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
远想慈亲尚未眠。
❖ 部分文字参考自廖海波:《世俗与神圣的对话——民间灶神信仰与传说研究》、《光明日报》官方账号、央视网微信公众号。《灶君神位》图片来自中国手艺网微信公众号。
文章 /图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