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12-11 收藏 0 1

微信图片_20221015220043.gif


图 | 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一个梦,穿透时空的阻隔,交织出一场飘逸浪漫、婉约惆怅的邂逅;

有一种情,打破人神殊途,塑造出一段一咏三叹、一波三折的亘古佳话;

有一幅画,穿梭于时间与空间的交错重叠,落笔于辞章赋句与设色构图的艺术审美更替间,凝练出民族精神史册上最璀璨的一页。

这幅画,便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传世精品——《洛神赋图》。


图 | 晋·顾恺之(宋摹)《洛神赋图》 ,绢本设色,27.1×572.8cm |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它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绘画始祖”,亦被乾隆皇帝御书:“妙入毫巅”。

它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革新兴盛而生,在长达6米的画卷中,浓缩了一个时代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推陈出新与卓尔不群。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所著《洛神赋》而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图 | 赵孟頫《洛神赋》细节展示


《洛神赋》原文辞采华茂,赋中疏密落笔间,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似梦非梦般邂逅相遇、思慕爱恋的情意缠绵,最终却以人神道殊、伤感追忆为终。

也许是人神道殊的惆怅与失意,打开了顾恺之创作思潮和艺术遐想。其以丰富的想像力和艺术才能对《洛神赋》进行再创造,落笔而成《洛神赋图》。

从此将曹植笔下,洛神无可名状的美丽,赋予了新的鲜活生命。


图 | 洛神画像 | 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窥其画作,采用工笔重彩技法绘成,立法细劲古朴,延绵流畅,犹如春蚕吐丝。时间空间交叠错落,山川景物,落笔疏密得宜。

一颦一笑,笔触传神,时隔千载,仍可在凝重古朴的笔墨间窥探深切的凄美绝艳之情。

长卷徐徐展开,一个发生在曹植与洛神之间的凄婉爱情故事流淌出来......


第一部分为“邂逅”。

图 | 来源于节目《国家宝藏》

时值曹植率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于洛水之滨休息。平静水面上,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洛神衣带飘逸、凌波而来。柳岸边,曹植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挡住目光呆滞的众随从,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前方水面上美丽的洛神。


图 |《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巧妙地捕捉这一瞬间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曹植见到洛神的惊喜之情。


第二部分为“定情”。

图 | 来源于节目《国家宝藏》

二人情意缠绵。洛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舒袖歌舞。


图 | 《洛神赋图》局部


第三部分为“殊途”。

图 | 来源于节目《国家宝藏》


在曹植《洛神赋》原作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意为情浓意深之际,曹植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自持。

曹植的犹豫,令洛神“徙倚彷徨,神光离合”,她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


图 | 《洛神赋图》局部

在《洛神赋图》中,顾恺之以曹植的正襟危坐侧描敛容定神,而洛神右持一柄团扇,左袖稠叠下坠,示以无奈惆怅而苦痛分离的序曲与前奏。


第四部分为“分离”。

图 | 来源于节目《国家宝藏》


人神终殊途。岸边,曹植在众随从的扶持下,遥望洛神渐远,眼神中倾诉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洛神乘六龙驾驶的云车向远方驶去,鲸航从水底涌起。回眸望向岸边的曹植,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倾慕之情。


图 | 《洛神赋图》局部


最后一部分为“怅归”。

图 | 来源于节目《国家宝藏》


人神相隔,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洛神的踪影转眼却已寻觅不见。思恋之情绵绵难绝,回首顾盼,彻夜难眠。


图 | 《洛神赋图》局部


直到随从们驱车上路,曹植顾盼洛川,手持洛神团扇,思念之情溢于卷面。

画已尽,意无穷。东晋画家顾恺之,让曹植笔下的洛神之美千年永固,将人神阻隔间的熬煎,缠绵悱恻式的爱情演绎得凄美绝艳。

也许连曹植自己也无法明朗,这段似梦非梦般的朦胧故事,究竟是梦,还是艺术创作的溯源。截至今日,洛神究竟是谁?仍是未解之谜。

但可以清晰的是,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早已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瑰丽辉煌的艺术创作巅峰。

结语


《洛神赋图》就像一页书签,

夹在中国传统绘画复兴鼎盛的史册中。

穿透古今,

传递魏晋绘画的婉约之美。

人神佳话传千载,

绝世佳作创先河。




文字\图片:央博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广场舞大会线上风采展示网络投票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