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10-17 收藏 0 1


齐白石

(1864-1957)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他生于湖南湘潭,做过农民,早年还曾为木工,由于从小酷爱画画,刻苦勤奋,几乎自学成才。同时他对诗文、书法和篆刻也下过很大的功夫,齐白石57岁后定居北京。在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佳的巨匠。




齐白石 十开蔬果花鸟册


此册页绘画内容分别为《红梅》《秋海棠》《枇杷》《玉兰小鸟》《紫藤蜜蜂》《凤仙蝴蝶》《荷花蜻蜓》《葫芦》《白菜》以及《葡萄蚂蚱》。册页中除《白菜》为水墨纸本外,其余九帧均为设色纸本。册页中有两幅落款为“璜”,其余八幅落款分别是:阿芝、白石、木人、三百石印富翁、老萍、齐璜、白石山翁、龙山社长,其中 “龙山社长”极为鲜见。

册页落款

梅影横斜,干老苍厚,红梅朵朵,疏密有致,向背顾盼,墨留余香;

秋海棠斑斓绚丽,红花绿叶之间,摇曳多姿;

枇杷一枝,三片墨叶衬托出金黄的果实,着实让人垂涎;

白玉兰花开正盛,画面取初春一景,鸟栖枝头,乍暖还寒,无限光景美不胜收;

紫藤枝下,春意盎然,蜜蜂三两嗡嗡作响,不辞劳作,亦如白石老人勤奋作画的自我写照;

凤仙花枝叶茂密,夏秋时节,灼灼其华,惹来蝴蝶飞舞盘旋,美丽动人;

莲池里,小荷尖尖,早有蜻蜓立上头,花叶掩映其间,不蔓不枝,清香弥漫;

葫芦似瓢,依样写出,直到古稀,老人常写此物,借寓福禄吉祥,人人乐见;

白菜也寓“百财”,平常作物不平凡,能充饥、堪入画,白石老人誉为“菜中之王”,自有深远意义;

葡萄一株,蚂蚱知秋,泼墨写叶,楷法写玄珠,以徐渭大写意葡萄法为之,二人相距数百年但笔墨一脉相承,在似与不似之间,笔墨得到升华。


齐白石的花鸟画构成了其艺术创作中最光辉灿烂的部分。“观天地之造化”的齐白石自然达致“万物富于胸中”,而“腕底有鬼神”的无上妙境。画家善于因势利导地以一虫一卉的描绘,删繁就简地建构出微观而真切的花鸟世界,幅幅却又全无雷同相似之感。众香国中的牡丹、芍药、紫藤、牵牛、玉兰,与昆虫世界的蜜蜂、蜻蜓、螳螂、飞蝶,被组合穿插成一个个“形神兼备”而变化多端的造化奇观。齐白石更擅长作杂画,在此,飞禽走兽、鱼虾螃蟹每每是画面的主角,而白菜、葫芦、瓷瓶、瓦罐等,化平凡为神奇,屡屡登堂入室,这不仅展露了画家取材的百无禁忌与涉猎的广阔宽泛,也突显了齐白石的“我行我道”、“我有我法”的个性精神。



在具体风格上,如早年的《工笔草虫册》笔致稚拙而天真浪漫,中年的作品则借古开今而“扫除凡格”,晚年的画作更是笔墨恣肆而戛戛独造。尤其是“衰年变法”以后的花鸟画作品,给人留下了千变万化、异彩纷呈的观感。其原因即得益于画家运笔驱墨、施彩上色的“百变神通”,工笔与写意甚至大写意的各体兼备,即便是同时处理同一题材,齐白石也能够变化出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如画四季花卉,能有新生、繁茂和凋零的分别,就是画秋天的残荷败蕾也能分出新秋、中秋和晚秋的不同。由此充分展现出齐白石的转益多师、兼能俱工,以及为造化传神写照的艺术精神。


来源:国画艺术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广场舞大会线上风采展示网络投票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