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09-11 收藏 0 4

微信图片_20211002201409.gif







行的灵魂


椿


创作



李孝椿老师



李孝椿老师,男,1959生于天津汉沽,中国书协会员。幼承家学酷爱书法,楷书学赵孟頫、文征明,行书初习赵孟頫,转而学王羲之,继临米芾;后又潜心研习《北魏张玄墓志》,并得启功、孙伯翔、李鹤年等人指教。所作融北魏墓志楷法与行草笔意为一体,用笔自然,结体秀韵,颇有刚柔相济,动静互补之特点。其书对两汉、魏晋、唐、宋、元、明、清及现代书家均有涉猎,诸体兼备。并求其情性所致之秋的自然宣泄,力主写古人碑帖,抒己之性灵。



李孝椿老师的作品,曾入展河南《国际书法展览》(1985年),全国第五、六届书法展览,第三、四、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第二届全国“兰亭奖”,中日书法交流展(1992年),中韩书法交流展(1997年),第二届文化部“群星奖”,近现代书法展览(1840 ——2000),中国(天津)第二届书法艺术节《第二界全国百家精品展》,中央电视台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年,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节“百家精品”展,2004年入展《全中国代表书家作品展》(日本东京),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获2004年度中国艺术市场最具影响力书法家提名奖,获第三届当代中国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金奖,2005年获《全国首届公务员大展》银奖,2006年,入选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入展第二届中央电视台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作品被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及全国二十余家省以上博物馆收藏。论文散见于《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天津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天津书法通讯》、《书法》、《书法导报》等。



多年前,他的书法工作室在原汉沽刑警队后院,曾经是一个类似废弃仓库的大屋子里。大门油漆剥落,原来镶嵌玻璃的位置早已被白铁皮替代,四面墙上,拥挤不堪地挂满了他的习作。超过一百平米的工作室,摆放着乒乓球桌大小的两个书案,书案上堆满了草稿、书籍。很多年里,这里就是李孝椿老师每天下午读书写字的地方。

如今李孝椿老师的工作室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算是给喜欢他的家乡人一点点安慰。

李孝椿老师的祖父是汉沽的私塾先生,文革时候,被无知无畏的红卫兵抄家,家中藏书狼藉院落,年仅6岁的李孝椿趁人不备从里面抽出本字帖——赵孟頫的《三门记》。这让人想起茨威格的《象棋故事》中类似的情节。因为这本薄薄的字帖,令李孝椿的母亲万分紧张,生恐给家里再招来祸端。但是,李孝椿执拗留下了这本书,并一直临习了十五载。最初,根本没有钱买纸,李孝椿就和双胞胎弟弟著名画家李孝萱每天到街上拾那些红卫兵抛弃的传单、被撕扯在地的大字报,这些或大或小的红绿纸,也求之不易,必须手疾眼快才可以抢到。有一次,李孝椿把自己身上最值钱的皮帽子在人群中挤丢了,为此心疼了好久。就是这样的环境,完全是纯天然的痴迷,这本字帖,被他临习了几十遍。



二十几岁,为了在大赛获奖,他苦学评委会权威启功的书风,由于天资过人,他临习启功的习作,几可乱真。他亲自拜访启功先生,拿出自己的字,启功都要仔细端详,方辨清晰。而每次参赛,李孝椿老师的作品都可以顺利入选,盖因评委默认其为启功高足之作。这样的获奖很快让李孝椿老师厌倦了,启功先生也反复叮嘱他要亲近古人,李孝椿老师开始按捺浮躁之心,孜孜以求地走进了《龙门二十品》、《张黑女墓志》、《张猛龙》、《石门颂》等汉魏碑帖,每日浸淫,书风骤变。接着,又涉猎大家金农、蒲华、于右任、赵之谦、吴昌硕,并受到了孙伯翔的指点,通过贴与碑的互启灵犀,眼界大开。近年来,李孝椿老师又迷恋草书,在张旭、怀素那里,他得到了线条的游走纵横法门;由黄庭坚处,又感悟到点画穿插的音乐韵律;自王铎、傅山,又体味到草书的酣畅淋漓的大化之境。李孝椿老师自己归纳其书风,大致有三:一是求其清雅、冷峭,力求见功见情,去斑斓之象,存古朴之意。一种是冲淡清幽,既空且静,如遣兴之行书;一种是宣泄情怀,发抒意气,清雄奔放,如力求传情示意的草书、魏碑。几十年来,他无为而求,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忘我、无我的大我高境。



各种艺术种类,无论文学、绘画、书法,深层的精神内蕴是接近的。大家的作品,无不是深邃的情怀、智慧的结晶。“诗言志”、“文如其人”、“文以载道”,同理,书法也是表达书家人生感悟的媒介。各种艺术作品,可谓殊途同归。李孝椿老师正是感悟到这一点,他从没放弃对哲学、文学的钻研。用饱读诗书来形容他,应该十分恰当。他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对很多哲学思想、文学作品,早已烂熟于心。在一次文化馆组织的活动中,他为大家动情地朗诵一首著名的长诗,没有丝毫顿宕,让人深深钦佩。在谈及苏轼的作品,他的理解深刻,谈锋犀利,更让人们暗暗折服。他酷爱老庄哲学,在书法作品中,力求表现老庄哲学的无为、自然、朴实、简单。这使得他的作品,有种博大的精神力量。追求拙朴的书风,也让人觉得他的作品,流泻出淡淡的禅意。此时,黑白的线条传达出的,早已不是什么简单的笔法、章法了。

在与汉沽青年书法家交流时,李孝椿总是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私地跟大家分享经验。有时候语言如刀剑般锋利,但是,这就是他的性情与风格。狂放不羁,才有大胸怀;好恶分明,才体现清晰的人生追求。如果不敢表达、表现自己的思想,只会人云亦云,丧失了棱角,那么,其作品呢,必然平庸、肤浅、媚俗了。

从李孝椿老师身上,感悟了很多为文的道理。贵在坚持。不为浮躁的世态左右,坚守自己的追求,把对艺术的热爱完全融入生命中,在对艺术的追索中体验大快乐,而不是被虚名所累,不是被金钱欲望绑架了身心,则文笔升华有望,登堂入室可期了。



艺术创作是十分寂寞、清苦的,卑处一隅,在默默无闻中,播种耕耘,人不堪其忧,我独享其乐。当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他的创造力一定会相应地卓越起来。

李孝椿老师已过耳顺之年,他对书法的追求一直心无旁骛地狂热。加之其从哲学入手,高屋建瓴地审视自己的书法创作,让人深信,李孝椿老师的书法艺术,还会登临更高的峰顶。


转载: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