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孤独地漫游,
像一朵云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 译)
我孤独地漫游,
像一朵云
作品赏析
篇章结构
该诗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和富于想象的手法。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两段以写景为主,而诗人之情移注其中,赋予整个画面以人的主体性;后两端以写情为主,而水仙之景寓于其中,不时闪现出神秘的光辉。尽管诗的后面有议论口吻,但贯穿全诗的毕竟是华兹华斯最看重的”想象“。此诗中,从第一行开始就看到了”想象的光彩“,虽然对水仙花的描写有点像写生画,但水仙在诗人想象中化作了银河,化作了无限,直到水仙的景色已不再眼前,在想象中却仍然栩栩如生,与心灵一起翩翩起舞。正式通过想象这条线,华兹华斯用水仙之景反映了他所体会到的”宇宙万物的天性的永恒部分“。
格律分析
该首诗歌共四个诗节,每一句诗行可以划分为四个音节,每个音节是轻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以诗歌第一句为例说明:
在这句诗句中,共有八个音节,两个音节为一个音步,共划分为四个音步。第一个音步 /I wan/ 中, 音节人称代词I的音节 [aɪ] 为轻读音节,实义动词wander的前半部分音节wan['wɒn] 为重读音节,因此全诗的基本格律为抑扬格四音步。这样一轻一重的音节重复四次,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情从最开始的孤独到看见水仙花后的雀跃的快速转变;全诗共24句诗行,整首诗歌都24句都是抑扬格,当读者朗读者每行诗句,感受到一轻一重快速转换的节凑感,似乎会看到一个小孩在自然中蹦蹦跳跳的快乐场景。因此诗歌中抑扬顿挫的节凑感衬托出诗歌中快乐美好的画面。
威廉·华兹华斯
作者简介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其作品一扫古典主义雅致雕饰的诗风,强调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淳朴的清新的语言描写大自然的景物和人物以及人们的生活,开创了探索和挖掘人内心的现代诗风。主要作品有:抒情诗《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长诗《序曲》,自传体叙述诗《革命与独立》等。
后世影响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
忽然间我看见一片
金色的水仙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歌里的一幕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被倾情演绎,奥斯卡最佳导演丹尼·博伊斯把乡村色彩作为英国奥运会开幕式的主调独具匠心。营造田园风格正是为了呈现英国的本质,也是英国人的灵魂——乡村文化。
END
转载自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