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2-04-18 收藏 1 7

20220208155402.gif





历史穿越几百万年

在时间轴上确实冗长而又烦闷

有这样一个栏目

可以让孩子几分钟内爱上历史

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

收获满满的干货



这就是

小科学》

从远古到现代

让文物给孩子讲故事

不靠死记硬背

轻松搞懂百万年的历史科学

还等什么,快来看看本期话题

——奇妙的“八卦帆”


在滨海新区博物馆“渔舟唱晚  盐兴漕畅”展厅内展示着这样一件文物,它看上去有点奇特、有着像船一样的帆、却不是船,旋转起来就像一个大风车。但它可不是普通的风车,它的名字叫“八卦帆”,它的出现成功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曾经被誉为滨海地区盐业历史上的“功臣”。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妙呢?



让我们坐上“时空穿梭机”

穿越

“时空隧道”

带着好奇心去探索

过去

看滨海地区盐业历史上的“功臣”

“八卦帆”

是利用怎样的科学原理

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



什么是“八卦帆”?



八卦帆学名盐滩搅盐水风车,是一种将海水导入盐池的工具。民国二十七年由长芦丰财盐场设计使用。根据风帆原理与水车巧妙结合,由八面风帆利用自然风作动力带动水车,将海水搅入滩池后,经蒸发结晶成盐。20世纪50年代后期,电力扬水代替风力提水,八卦帆停用,并失传。


工作中的“八卦帆”



八面帆均匀分布在一架木制圆轮上,圆轮两侧通过齿轮连接两个汲水装置,能够利用风力将海水提取到盐滩进行晾晒。







塘沽盐场利用海水制盐大致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道主要工序。

纳潮是第一道工序,就是以自然流入或动力汲扬的方式,将海水引入被当地人称作“盐汪子”的蒸发池中。纳潮必须掌握海洋潮汐规律和海水浓度的变化情况,多是趁海水涨潮时进行,选择高浓度的海水。


最初晒盐,各盐滩都挖有纳潮沟,直通大海,沟头设挡水坝。涨潮之际,开坝放水,将海水纳入池内之后,再封堵坝口。这道工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还要受潮汐时间的制约,操作难度较大。 


随着社会及科技进步,自然纳潮逐步改为“风车纳潮”(八卦帆),这种纳潮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天气影响,源源不断将海水导入滩田,经过蒸发结晶形成海盐。八卦帆采用自然力代替人力,成功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海盐生产的一大进步。【1871年(清同治十年),塘沽贡士井煦仿照江南稻田里的提水风车制成八卦帆,用以扬水纳潮,在各滩区推广。】



1958年,塘沽盐场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开始修建扬水站,位置就在海边纳潮沟口处。不但以动力扬水取代繁重的人力纳潮,而且也将纳潮量大大提高。扬水站修建后,风车扬水被淘汰,八卦帆逐渐从盐滩消失。




在历经千年的岁月变迁中沧海都已变为桑田。从利用海水潮汐修筑的“纳潮沟”到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八卦帆”再到塘沽盐场技术改造修建的“扬水站”,每一次技艺的革新,都既源自现实的需求,又得益于科技的进步。






转载自滨海新区博物馆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