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1-12-01 收藏 0 10

20210918151030.gif


11111.png

葫芦谐音“福禄”,在中国人眼中是吉祥物,葫芦烙画又称葫芦烫画、火笔画葫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这种技艺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在咱们太平镇,有一位葫芦烙画的工艺大师,他叫徐林成。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天津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负责人徐林成的葫芦世界吧!

以烙铁为“笔” 化腐朽为神奇

下载 (1).jpg

想要完成一个葫芦烙画作品,首先要挑选一个好的葫芦。徐老师说:“一般我们选用两年的皮质较好的葫芦进行烙画。因为葫芦经过一年的风干、日晒、把玩以后,颜色纯正,水分干透,适合烙画上色,烙出深浅层次来。”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人接触葫芦烙画会不会很难呢?徐老师表示对于新手来说,葫芦烙画必须先从美术这方面切入,练习时找一个很基本的图案,先从铅笔画草图开始,直到能熟练画出图案形状,再练习用烙铁一点点烫出痕迹,烙铁温度不同,烫出的颜色也不同,就像素描一样,浓墨淡彩勾勒出一幅幅作品。“葫芦烙画需要保持高度专注力,对细节的描绘工作做好,整个画面的层次感才能表现出来。”徐老师说。以葫芦为“纸”,以烙铁为“笔”,无论是写意山水,还是人物肖像,当平凡的葫芦披上了烙画的外衣,便有了新的生命。


2021_1118_57f7224aj00r2qpe30039d200u000u0g00u900u9.jpg


葫芦小玩意,文创大世界


1575861423176958.jpg

徐林成在学习研究和传承非遗文化中发现,葫芦文化在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将非遗文化做成发家致富产业,2019年,太平镇成立天津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徐老师担任中心负责人。他带着中心成员开办了免费培训班,接受培训的人大多数为待业在家的妇女,她们从对美术一窍不通到成为工艺大师,见证了自己以及中心的快速发展。经过日积月累的不断练习,目前中心培养出36位葫芦匠人,在他们手下普通的葫芦正焕发生机。


除了传统烙画摆件,徐林成和他的匠人们还新开发出人物肖像定制、茶叶罐、笔筒、钥匙坠、花瓶等十多个种类,并且摒弃传统的销售模式,采用直播、微信、实体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订制式和体验式销售模式,目前中心的葫芦销售前景广阔。进入11月份,葫芦销售的旺季来临,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目前,天津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已经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订单。


图片2.png

在天津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的工作室内,学员们正在小葫芦上精心创作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福、禄、寿和生肖等系列葫芦文化工艺品,小小的工艺品在他们手里闪着莹莹的亮光。“这是一批专门给外地客户加紧赶制的订单,上面我们设计的竹子,下面是猪宝宝,取义‘竹报平安’,现在这些工艺品特别受欢迎,我们线上线下一块儿销售,收益不错呢!”学员们一边加紧赶制烙画葫芦订单,一边介绍,言语之外透着对幸福新生活的向往。


微信截图_20211123152726.png

此外,徐老师一直致力于普及葫芦烙画文化,近年来,他带领着太平葫芦文化传承中心的成员们多次参加滨海新区“非遗赶大集”、“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这项古老技艺,对葫芦文化宣传推广不遗余力。


“我有一个梦想,要把葫芦文化做成产业”


微信截图_20211123153132.png

“我想将葫芦烙画做成真正的产业,为当地更多村民增加一份收入,并争取实现农民增收、土地增值、文化强村的目标,带着大伙儿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徐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第一步就是自己种植葫芦。目前中心有3名葫芦种植及技术人员,今年,在天津滨海皇家枣园园区内开辟出300平米的葫芦种植园,预计在2022年种植106亩葫芦,这将大大降低葫芦成本。


想要实现产业链,技术方面也需要创新,为解决没有烙画基础,起稿耗时的问题,中心研发出印纸代替起稿,极大的节省了烙画时间,提高了出品率。为了丰富烙画作品的色彩,中心多次尝试研发烙画专用染料,该染料防水不掉色,而且和葫芦烙画色调能够顺搭,既丰富了烙画的色调,又不失葫芦烙画的古朴大方。


今年9月徐老师带着太平葫芦文化创意产业链构建项目参加了以“激情创业创新,圆梦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五届天津市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从12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到决赛获得三等奖。对于葫芦产业的未来,徐老师自信满满,他表示葫芦烙画产业已经纳入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崔庄村乡村振兴规划中,届时将形成天津太平葫芦文化创意中心负责培育匠人创造产品、农户种植高标准葫芦、葫芦种植园提供观光采摘及非遗文化欣赏体验这样一个三产融合的产业链条,葫芦和非遗文化的完美融合,致富千万家,助力乡村振兴。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