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1-11-26 收藏 1 8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中的祥瑞。在民间,“舞龙”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载体,一直被大众所喜爱,一代代传承下来,“舞龙”也因不同的地域文化,演化出了不一样的色彩。


“大沽龙灯”起源于明末清初,目前可追溯到的历史记载为1880年,有着“海河下梢一条龙”的美誉。“大沽龙灯”的创始人结合大沽当地渔海文化,由舞狮活动衍生出舞龙,成为冬季渔闲时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自此,“大沽龙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现如今,“大沽龙灯”的制作依然沿用着古老的手工技巧,其龙身长33至35米,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绳与竹子的完美结合,软硬之间相互配合,让龙身长度可以自由调节,为龙灯赋予了千变万化的形态。早期的“大沽龙灯”采用蜡烛作为光源,而现如今考虑到环保以及安全问题,将传统的热光源换为更节能环保的LED冷光源,通过遥控装置,还可改变龙灯的色彩,大大增加了龙灯的观赏性。除了绚丽的灯光外,更加吸引眼球的是“大沽龙灯”的自编套路,将手、眼、身、法、步等武术套路与舞龙巧妙结合,动作大开大合,浑然天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如今,“大沽龙灯”成立了以消防指战员、中学生为主力的龙灯表演队,建立非物质文化培训基地,培养舞龙队员共108人,为“大沽龙灯”持续传承储备了新生力量。数百年来,一代代“大沽龙灯”的继承者以独特的创新思维,融合各类民间艺术,将“大沽龙灯”逐渐发展、完善,让龙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津滨海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广场舞大会线上风采展示网络投票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