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08-29 收藏 0 0

WechatIMG2275.png

《生态城景观档案》是针对生态城区域内公共景观的写实栏目,以文字及图片形式向大家讲述生态城地域景观的前世今生。







津 沽 记 忆 博 物 馆

津沽记忆博物馆是坐落在天津中新生态城芳菲路11号增2号的一家非国有博物馆,于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是生态城内首家充满“津味儿”的民俗主题展馆。







博物馆以“追寻先辈的生活痕迹,守护远去的津沽记忆”为建馆愿景,为人们提供一个“再现”老天津卫生活痕迹、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好去处,包括上世纪80年代拥有缝纫机和铁皮水壶的“我们曾经的家”、六七十年代的楼牌、爷爷奶奶曾经用过的民国课本等。


博物馆现有藏品2000余件。博物馆精选其中部分藏品,分为“民生天下先”“租界风云淡”“沽上民风浓”“铁肩担国运”“粉墨人生苦”“百年树英才”“少年不识愁”“津沽记忆长”八大主题进行展出。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天津汽车修配总厂、大胡同、南开学校、天津老自行车等充满天津卫历史的记忆展品,也能在各种玩具中寻找自己童年的记忆,亦可在复原场景中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日常的津城生活,并常年举办展览、讲座、座谈会、演出等文化艺术活动。




博物馆中,一件件不同年代的老物件诉说着历史的点点滴滴。展柜里,陈列着民国时期的服装、鞋模和鞋拔子,不同时期的各种契约,上个世纪的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小型黑白电视机;计划经济年代的证件、粮票、布票,还有《开国大典》《人民公社好》《祖国山河一片红》等宣传画;不同时期的农耕用具、小渔船,刻有年代烙印的珍稀藏品,诠释天津乃至我国近现代民俗风情文化。



“把物品展览在博物馆里,就是为了唤起大家对过去的记忆,展示百姓小生活、百年大天津。”津沽记忆博物馆馆长齐慧敏介绍。日常运营后,博物馆针对不同的节日或者纪念日,结合本馆自身特色,陆续开展了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等主题临展。还邀请专业人士在馆中举办公开课和体验课,让前来参观的大人和孩子都能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不同民俗的独特魅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让博物馆“动”起来,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津沽记忆博物馆专门邀请到曾为故宫博物院设计衍生品的“设计大咖”,计划以“天津卫”特色和馆内藏品为主题,推出系列文化衍生品。书签、手机壳、方便袋、明信片、文化衫等一系列能够走进市民日常生活,又颇具实用性的小工艺品将成为独具特色的“天津名片”,掀起一股“又潮又接地气”的民俗风。



在滚滚东逝的时光长河中打捞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物件,让它们焕发被尘封多年的光芒,照亮黑暗的记忆世界,应该是齐惠敏馆长创办津沽记忆博物馆的初心。



来源: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