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16-11-22 收藏 1 13

2007年6月“汉沽飞镲”入选天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沽枕河临海,由水得名,因盐而兴。汉沽禀赋天然,底蕴丰厚,文脉传承。悠悠千载历史,积淀下海韵盐魂的文化根基;泱泱富庶之地,收获着枝繁叶茂的万紫千红。翻开历史的日历,清朝光绪年间,汉沽沿海地区诞生了一种激昂雄浑的民间艺术形式——汉沽飞镲。一百多年来,汉沽飞镲当风起舞、林海振涛,成为汉沽特色文化的重要符号,成为天津滨海人文精神的艺术象征。如今,汉沽飞镲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天津市多次参加国家乃至国际重要活动,成了天津海洋文化的杰作,向世人展示出她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汉沽飞镲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汉沽沿海渔村。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渔民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带的养船人家都备有一套镲鼓,每年第一次出海打鱼遇见鱼群、得到收获时,船上便鼓镲齐鸣;海上风起时,船家也以鼓镲彼此通报;渔船晚归,更是锣鼓喧天,传送满载而归喜庆之情;当地人把这种习俗称之为“打响”、“打喜”。汉沽飞镲由单一的鼓镲相谐逐步演变,镲、鼓、铙、钹交相呼应,手、眼、身、步静动有致,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当时,飞镲中逐步融入了渔民劳动的动作,当地人宗教活动的作用和当地流行的民间武术形意拳的动作。同时也受到了民间花会的影响。当时,汉沽沿海十多个渔村,都组建了至少一支飞镲队,自1946年至解放后的十年中,汉沽飞镲活动空前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技高艺湛的民间艺人。飞镲成为渔民表达生存状态、生活情感和地域文化精神的“性灵之舞”。

汉沽飞镲队伍自建国起至今,曾多次被选拔到北京、天津参加参加节日汇演、比赛,为汉沽赢得了诸多荣誉,近年来,汉沽飞镲更是在各大赛事中声名远播。2005年获天津百万市民晨练大赛一等奖;2006年参加天津市第四届农民艺术节花会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天津市首届民家花会、广场舞大赛获一等奖并获“十大擂主”称号;获天津市少数民族运动会一等奖;汉沽河西街被评为“天津市首批民间艺术之乡——飞镲之乡”。同年,汉沽飞镲入选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汉沽飞镲进入了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广场舞大赛总决赛。2010年5月,汉沽飞镲作为天津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代表,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天津周的演出,2012年,汉沽飞镲分别参加了天津市第六届文化旅游节和北京十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演出,受到了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的热烈欢迎,2013年春节期间,汉沽飞镲赴香港参加国际民俗展演活动,国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对汉沽飞镲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