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12-10 收藏 0 3




海洋,涌动着神秘和魅力,激荡着未知与沧桑。古人曾“龙骨”问卜,以探天机;曾登石临海,歌以咏志;曾远渡重洋,以扬国威;也曾惊涛突变,憾存百年。千年潮起潮落的沧海变迁和中华文化又有怎样的交集?带给我们怎样的遐想?又让我们心存何种警示走向海洋?


国家海洋博物馆人文栏目海而兴带您一同展开历史画卷,知古鉴今,读懂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文化故事。


十五世纪初,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经七下西洋,航线划过亚洲到达非洲,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然而或许你不知道,郑和的航海伟业离不开一个“宝物”的加持,他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远航船只

——福船




福建造船业历史悠久,福建在《山海经》中有“闽在海中”的称谓,后世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汉书·严助传》)。在武夷山城村闽越国故城遗址中发现大批斧、锛、凿等铁制品,先进的手工工具使用无疑可促进当时造船业的发展。东汉时期“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此时的福州已成为海上重要交通枢纽。


福船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是一种尖底木质帆船,与广船、沙船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古船。作为主要航行于浙江南部、福建及广东东部一带洋面的海洋木帆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具有底尖、上阔、首昂口张、尾部高耸的船型特点,且有多层底板、水密隔舱的设计。


应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需要按“眼睛”辨认,福船的这对大眼睛叫做“龙目”,其大小形状都颇有讲究,龙骨每长一丈配龙目长四寸,渔船的眼睛往下看,意在寻找鱼群,商船的眼睛朝前看,意在识途。


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史书记载,福船的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刀刃,船的横断面为V型,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吃水更深。


福船中水密隔舱简单来说,就是用木板将整个船舱横向隔成一个个密闭而不相通的小空间,这样的好处是,首先一旦船只发生触礁等事故,船舱不至于整体进水而沉没,其次可以分类存储货物,最后安装的舱板还可以起到加固船体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是充满智慧的创造。底尖上阔、龙骨厚实,多水密隔舱,首尖尾宽两头翘,这样的结构大大提高了福船抵御风浪的能力和远航安全性能。


国家海洋博物馆福船水密隔舱剖面图



明洪武五年(1372年),“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明史·琉球传》),随后北山王、南山王亦向明朝进贡,琉球各国与明朝正式结成朝贡关系。每次册封使出访均要在福建招募民间商船临时做为册封舟,福州闽江的南台岛建造册封舟。当时及之后册封舟多以福船改造而成,册封舟一般有两到三层尾楼,上层住官员,中层供奉天妃以护佑航行顺利。


(国家海洋博物馆中华海洋文明第二篇章:封舟模型)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途经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亦就便征用福船。《明实录》载永乐元年五月辛巳“命福建都司造海船一百三十七艘”,永乐二年正月癸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船五艘。”福船成为郑和七下西洋的幕后功臣,同时也写下了中国造船史的辉煌篇章。


明嘉靖时期倭患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福船被有意识地改造成战船,整体船型也往痩窄轻便的方向发展。抗倭名将戚继光曾评价“夫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驱,权仗风势;倭舟自来自来短小,如我之小苍船,故福船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是以每每取胜”。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福船说》中对福船的评价)


福 船 作为我国历史上木质远洋船舶中的佼佼者,既是中华海洋文明的传播载体,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璀璨明珠,TA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造船技艺,是古代劳动人民特别是福建沿海先民非凡的智慧结晶,望你我勿忘峥嵘岁月,也让此引领我们继续向前。




参考资料:

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席龙飞著:中国古代造船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刘义杰.福船源流考[J].海交史研究,2016,(第2期).


来源:国家海洋博物馆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广场舞大会线上风采展示网络投票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