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12-05 收藏 0 3

640.gif








炮台,顾名思义为放置火炮而建筑的炮位或平台,一般设在江海口岸等险要处战略要地,主要装备大口径、远射程的火炮,炮台为永备工事,比较坚固。清朝末年的炮台比较有名,炮台的建设发展见证着中国近代的历史沉浮,也见证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浴血抗争,阅古铭史,以史鉴今,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历史上的古炮台。






探访虎门炮台

见证硝烟历史



虎门地区海防遗存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但仍是目前中国沿海保存相对较好、规模宏大的清代炮台群体,是19世纪中后期我国海防建设最高水平的典型代表,它类型丰富,形制完整,时间跨度长,见证了我国海防技术的演进过程,包含有明朝以来特别是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信息,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说,虎门炮台是中国近代海防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海防的“活化石”。





  探访历史·虎门炮台


明代为整修边防,在北方长城沿线和南方东南沿海建立一整套的军事防御设施,按地势位置和便于管理调度等需求设立镇、卫、所、台、燧五级防卫要塞、城、镇和据点。“所”的全称是防御千户所,设在海防要冲,属于基层兵防基地。当时的东莞县设有东莞所,虎门也设立了水寨,驻兵把守。

清代初期,清政府逐渐放弃了明代的城堡防御方式,开始在沿海兴建炮台。康熙时期,虎门只有三座炮台,分别是三门口炮台、南山炮台和横档炮台。虎门依然设有兵寨,最高将领为副将。




了解历史·虎门炮台



1810年,清政府将广东水师提督署设立在虎门,虎门炮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嘉庆时期,虎门炮台形成三道防线:沙角炮台为第一道防线,横档炮台、镇远炮台为第二道防线,大虎山炮台为第三道防线。1830年,第一道防线上又增建了大角炮台,虎门要塞的雏形基本形成。


1841年1月7日,英军进攻大角炮台和沙角炮台,英军利用清军阵地后防空虚的弱点,从背后包抄沙角炮台,副将陈连升和数百名官兵壮烈殉国。1841年2月26日,英军向虎门第二道防线的各炮台发起进攻,水师提督关天培壮烈殉国。战后,英军将虎门炮台毁坏殆尽。


1843年,虎门炮台进入重建阶段,除了修复并扩大原有的炮台规模外,又新建了一些炮台,比如下横档岛炮台,以及虎门内河道的九宰炮台、竹洲炮台等,炮台数量达到16座。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在短时间内攻陷虎门炮台,沿珠江北上进攻广州。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破坏,加之海防经费紧张,虎门炮台在战后基本处于废弃状态。


同治末年,随着海防形势日趋紧张,清政府再次筹备海防。1880-1889年,广东开始引进西洋大炮建设西洋式炮台。光绪时期的虎门炮台基本淘汰了国产前膛炮,主要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和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大炮。清朝灭亡之时,虎门炮台被完整的保存下来继续使用。民国初期,虎门要塞司令部在虎门寨成立。


1949年10月,虎门解放,一个山炮营进驻沙角,一个团进驻威远炮台。1951年中南军区海军虎门要塞司令部成立,负责珠江口防务。





铭记历史·虎门炮台


1978年沙角炮台与威远炮台成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鸦片战争博物馆接管沙角和威远炮台遗址。1997年,番禺市虎门炮台管理所成立,对珠江西岸的虎门炮台进行管理。




~END~




来源: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官微


投票专题
2024滨海新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群众满意度调查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