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2020-03-20 收藏 0 4

方案1-修改.png


中国古代一条古老的运河,鸿沟的“走红”,正是拜楚汉战争所赐。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荥阳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4年的攻伐激战,并以荥阳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鸿沟”也就从此知名,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也就是说,鸿沟就是楚河汉界。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鸿沟的开凿,可追溯到公元前361年。当时的魏惠王刚刚把都城从安邑(山西夏县)搬到大梁(河南开封)。搬家后的魏国,东面是齐国西面有秦国,南方还有楚国,等于受着夹板气。严峻的现实,也叫魏惠王下了决心:要强国,先挖沟——挖鸿沟。



于是,战国历史上又一个不惜血本的大工程。整个鸿沟从荥阳开挖,引黄河水为水源,经行今天中牟开封等地,最终经颍河注入淮河。战国时代的北方大地,与今天的气象水文大不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湖泊,于是以倾国之力开凿的鸿沟,也聪明地利用圃田泽等湖泊调节水系,历经两次大规模开凿才完工。



然而鸿沟真正被世人熟知,还是那场楚汉战争。


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荥阳。此后,楚汉两军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203年,刘邦出兵攻打楚国的成皋,守将曹咎经不起刘邦军士多次到城下叫阵谩骂,怒而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当船至河中时,遭到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去见项羽,遂自杀而亡。刘邦顺利攻取了成皋,屯兵广武。


项羽得知成皋失守后,当即调兵前往救援。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刘邦却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盟誓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假如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


项羽听后更加愤怒,决定杀掉刘太公。在项伯的力劝之下,“太公幸存”。但刘邦闭城不出,并派上将韩信率兵抄了楚军的后路,占领了河北、山东一带。项羽因为粮缺兵乏,不得不被迫提出“中分全国,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



如今,在河南荥阳城东北的广武山上,还留有两座遥遥相对的古城遗址,西边的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是当年刘邦、项羽所筑。两城中间有一条宽约300米的大沟,这就是刘邦与项羽对垒的鸿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投票专题
滨海新区文化艺术普及民众需求调查问卷
热门活动
微信订阅号